美食健康数码游戏家居教育娱乐生活时尚旅游社会情感汽车健身育儿科技自然历史文化国际宠物财经星座体育

垂暮之年历史典故

|2023-12-25 18:24:57|浏览:50

"垂暮之年"是指一个人年纪已经很大,接近晚年。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终日郁郁寡欢、心境沉郁的状态。

历史上有许多与"垂暮之年"相关的典故,以下是其中两个例子:

1. 孔子的"垂白之年":这个典故源自《论语》。孔子在儒家传统中被誉为伟大的学者和教育家。当孔子年事已高,白发苍苍时,他仍然坚持教育和传播他的学说。有一次,有人问他,是否有什么事情已经不再关心。孔子回答说:"垂白之年,可以无所必。"这句话意味着在老年时,他已经不再有特定的追求和关注,而是放松心态,享受生活。

2. 屈原的"垂杨之年":屈原是中国古代诗人和政治家,也被称为爱国主义的先行者。他是楚国的忠臣,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局势,最后被流放至江南。据说,屈原在垂暮之年,写下了《离骚》这首著名的诗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悲伤,同时也是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抱怨。"垂杨之年"在这里暗指屈原年纪已经很大,面临忧愁和苦闷的心境。

白天的星星
12-25 18:24优质作者
关注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