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3-12-25 19:13:03|浏览:79
"嗤之以鼻"是指对某人或者某事持不屑的态度,嘲笑并蔑视的意思。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典故。
典故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献公。当时,晋国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重用纣王侄子的重臣史臣,另一派是支持献公的重臣态父。史臣独厚,泽及亲贵,态父却深受献公的亲信和宠信。
一次,献公命令双方的重臣谁能用火吹出一支闪着彩云一样的火焰,谁就能取得主舅的官职。史臣下令将堂上所有东西统统拿来燃烧,结果却使火引燃了一根木杖,周围充满烟雾,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奇景。
而接下来态父却只是用特别制作的火车内装置一个知道点灯工具,点燃后轻声地吹了两下,火焰就灭了。献公对此十分惊讶,遂决定授予态父主舅的官职。
史臣对此感到愤怒和不满,嗤之以鼻,表达了他对献公的决策不屑和不满。
后来,这个典故逐渐被人引用,形容某人或某事不值一提,毫无价值或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