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8-16 13:53:10|浏览:71
本科专业
硕士专业
博士专业
云南财大财政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进入云南省A类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财政学、税收学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学院建有3个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协同发展形成高水平教研融合型平台。
专业录取按分数优先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及专业志愿顺序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投档成绩相同,生源省份无相应规定的,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依次比较高考总分(不含加分)、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文、理)的成绩,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依次比较高考总分(不含加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数学、外语、首选科目、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对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对于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者,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予以退档。
云南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最好,就业率最高。
云南财经大学 ,简称“云财”,坐落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春城”昆明,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我是财大大三的同学,财大的财经类专业都分得特别细,比如会计就分出6种,金融也一样的。这四种专业都属金融类,但方向有所不同,比如国际金融趋向于双语教学,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进外企比较容易,证券投资主要是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证券金融,对数学分析要求较高,金融工程是最近新加的,听名字就知道对计算机,数字统计要求高。。。总之,财大的金融实力也相当好,就业率很高,但是这四个专业个人建议还是金融学好一些,后面三个是从其细分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更全面,师资力量也更好。
经济学 (02) 333 45 68
①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达到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要求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但不一定能进入复试。各专业根据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和复试名额,普通上线考生优先进入复试后仍有剩余复试名额,方可考虑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②管理类联考专业考生总分不低于120 分;其它专业不低于 248 分;单科分数线不低于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的单科分数线。
法学(03) 315 43 65
理学(07) 278 37 56
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08) 254 34 51
管理学(不含行政管理)(12) 335 46 69
行政管理(12) 351 46 69
专业学位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02) 333 45 68
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03) 315 43 65
新闻与传播(05) 345 49 74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项目管理(12) 165 39 78
会计(12) 207 39 78
审计(02) 205
云南财经大学近三年的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九年被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今年入校学习的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方式为: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毕业生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制度。
具体形式为:毕业生可自行选择升学、出国、参加全国或地方基层项目(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特岗教师、预征兵、大学生村官等)、入伍、报考公务员、参加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自主创业等。
1.学金融比较好就业,就业的路子也很宽,每个公司都需要。
2.可以去公司应聘出纳、财务管理、快计、财务经理、财务主管、行销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员等。
3.也可以参加每年的国家统一考试的公务员考试。
4.有经济条件的话,可以自己开公司,自己做老板。
一、云南财经大学比较好的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物流管理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省及重点建设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统计学、会计学、物流管理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国际会计
云南财经大学有A类专业。
云南财大财政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进入云南省A类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财政学、税收学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学院建有3个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协同发展形成高水平教研融合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