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9-14 11:06:39|浏览:94
首先从起源上讲,我们现在所说的“年”,古时候有不同的说法,虞舜时称“载”,取万物周而复始之意;夏称“岁”,岁星年行一次;殷称“祀”,指四时祭祀完终之时。至周始称为“年”,年的古字写法,上面是“禾”字,下面是“千”字,谷熟的意思,因为庄稼一年熟一次,所以借作纪年的年,从这一来源,可见农业文明之于古华夏民族的重要意义。我国传统节日和农业文明关系殊为密切,因为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的丰歉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祭祀土地神和祖先,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节日文化不可缺少的主题。所谓“年”,正是人们在土地收获以后的庆祝活动。汉代以前新年的时间不固定,到汉武帝时创制了《太初历》,确定以夏历正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正月初一为新年。
最早的年俗莫过于祭祀,传说起源于舜时,有人说帝尧禅让王位与舜后,舜率百官在元日行祭祀大典。《书舜典》上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与文祖。”文祖是尧的祖先,格是感动的意思,舜在元旦时祭祀文祖,因此在古代无论朝野上下,城乡村镇,祭祖都是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一个说法是祭祀源于腊祭,每年最后一个月叫做腊月,传说早在更古远的神农时代,就有了这样的年终祭祀活动,后稷、帝尧都有腊祭,周初叫做“腊祭”,腊又写成“蜡”,读“zha”,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以捕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祖宗和百神,作为年终大祭。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夜,即今天我们的大年三十。古时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驱鬼,汉高诱在《吕氏春秋》注解上说:“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病之鬼,谓之逐除。”至于这些鬼长什么样,根本没有人见过,于是民间衍生出“年”是一种凶猛怪兽的传说,为除夕夜要闭门不出熬夜守岁的习俗找个理由。苏轼《守岁》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如今的男女老少都兴宅在自己房间里鼓捣电脑和手机,很少再有人这样欢乐地守岁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得名确实和竹子有关,把竹棍放在火里烧爆,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据说也是为了吓走妖怪。烟花鞭炮是儿童世界的快乐使者,起到烘托除旧迎新,欢庆热闹的气氛,但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出于综合治理雾霾的迫切需要,鞭炮这种曾经的“开心果”,不得不成了城市里的“违禁物”,越来越遭到嫌弃。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续明催昼烛,守岁接长筵。”守岁时有家家点蜡烛、长明灯、挂红灯的习俗,最早也与红色和火光有驱鬼避邪作用有关。河南沘源地方传说,九头鸟被二郎神杨戬斩去一头,每至除夕即出而飞鸣,血滴到谁家院里就会带来灾祸,唯有见灯光则远避。还有用燃火堆来庆祝或守岁的,如隋朝时曾有“沉香火山”的记载:唐贞观年间宫中过年张灯结彩,歌舞升平,唐太宗让之前任隋炀帝正宫娘娘的萧后前来观看,萧后说:哎呀,隋炀帝荒淫奢侈啊,每到除夕,他让工匠在宫殿的各个院子里盖起几十个“火山”,每一座“火山”用几十车沉香木搭建,点燃之后火焰冲天高达数十丈,焚烧木料的香味远飘数十里。这番萧后对前朝皇帝极尽奢侈豪华的描述,相信唐太宗会更坚定淫侈亡国的判断,更坚定地施行反对奢华、勤俭为政的治国方略。清代时乡下人烧不起沉香,也有“烧松盆”的,架松柴搭成齐屋高的井字,“举火焚之,烟焰烛天,烂如霞布”。从民俗学角度看,这些风俗也可以看做原始先民用火堆驱赶野兽的遗存。
山西中北部如忻州、朔州地区有除夕和元宵之夜燃烧“火龙”的习俗,不知起源于何时,应是隋代以来“火山”之遗俗。燃火之物是煤,和此地区盛产煤炭有关。“火龙”的诞生过程。第一步,把大块煤炭敲打加工成比较规则的块状备用。第二步,把加工好的煤块按照金字塔模式搭建,大小从半人高至几人高不等。第三步,底部放好柴火,以备点燃。到了除夕子夜时分,家家户户火龙齐发,朵朵红云现祥瑞,明亮炫目的火光中洋溢着人们幸福的笑脸。当地人也称“火龙”为“旺火”,点燃旺火,火气冲天,祈求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兴旺。
年的前世今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祭祀、驱鬼的习俗淡漠以至于消失,祈福、喜庆、休闲、娱乐等富有情趣和积极意义的习俗流传下来并有所发扬,人们通过除旧布新、贴窗花、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晚会、闹元宵等欢庆活动,通过身着节日盛装逛街、赶会、走亲戚、朋友聚会、相互拜年等休闲活动,通过短信微信祝福新春快乐、恭喜发财等讨口彩吉祥话,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热切期盼。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春节的影响已超越了汉字文化圈,很多国家的首相都会在大年初一这天向旅居海外的华人拜年,这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表现,春节成为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标志,也日益成为和世界人民分享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