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9-15 04:28:40|浏览:54
是亚文化
丝绸文化是人们在丝绸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集中反映在与丝绸相关的历史记载、文物遗迹、诗歌文章、人物传记、工艺美术、织绣产品、雕刻绘画、宗教信仰、风俗礼仪、桑蚕丝绸生产等各个领域之中。
丹东作为丝绸文化传播的必经之路,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民族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丹东丝绸是享誉盛名的一款手工制作工艺,也是一种比较盛行的制作原料。用此原料制作的衣服手感柔软,十分舒适。
百余年来,丹东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柞蚕原料和柞蚕丝绸生产基地,丹东柞蚕丝绸中外驰名,曾经流传“上有天堂,下有丝行”的说法,反映了丹东丝绸茧业的黄金时代,内涵更是丰富,文化的意义更是较为深远。
……如今经历了上百年的兴衰起伏,丹东丝绸文化已被历史载入史册,愿丹东丝绸再次腾飞,愿丹东丝绸文化再续新篇!
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丝绸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极多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
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而朝廷则下达课劝蚕桑的政令,并以此来评价地方官的政绩。从卵到蛾,蚕的一生何其短也;从栽桑到成衣,丝绸的产业链又何其长也。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丝的漂絮启发了纸的发明,绸的印花促成了印刷术的诞生。可以说,没有丝绸,中华文明即使仍然伟大,也会因此减少了许多缤纷的色彩。
中国丝绸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传播扩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传播扩散的方式从以物易物、朝贡贸易到买卖贸易。
然后是丝绸生产方式的输出,东南亚国家也学会了生产丝绸和出口丝绸。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政府倡导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而中国丝绸仍在世界丝绸中举足轻重,东南亚丝绸如何继续发展,海上丝路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近年来,国际丝绸联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丝绸文化史》是由袁宣萍编著的一本讲述中国的丝绸文化史的书籍,于2009年4月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极多的联系。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有着直接的关系。“纸”的最初含义就是制丝绵过程中的茸丝的积淀物。
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丝织品已是大面积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因此可以说,丝绸上的凸纹版印花是后代雕版印刷术的鼻祖。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指南针的实践和完善。
比较常见的社区活动
1、农历春节举办迎春联欢会,安排一些小游戏、业主小演出之类的活动,发一点纪念品
2、正月十五猜谜灯会,买些灯笼,在上面黏贴一些灯谜供业主猜,猜中者发一些小玩意小礼品
3、开春3月,组织业主和住户代表到郊区植树
4、重阳节慰问社区的老年住户
5、11月9日,组织物业员工进行消防演习,安排业主参观,学习消防知识。
自汉之后,这种贸易活动逐步变成由官方主导、甚至垄断,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鼎盛时期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历史上,这些跨国长途贸易交流并无一个专有名词来描述,直到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在《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将其称为“丝绸之路”。李氏所用“丝绸之路”仅指自中原经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到中亚和地中海的贸易路线。因自汉至唐这条贸易路线上交易的大宗商品是丝绸,故命名为“丝绸之路”。
此后,这个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名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拓展应用。历史悠久的“南方茶路”和北方草原贸易路线,以及自宋、元开始的海上贸易路线,很多时候也被称为“丝绸之路”。当然,贸易产品并非丝绸一种,不同历史时期主导贸易产品不同。例如,宋、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产品以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为主。
另外,“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贸易的代名词,而且也是历史上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文化交流的“符号”。伴随商品贸易和人员交流,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相互借鉴,产生了灿烂的文明。
1千年丝绸之路,世纪光影西京
2望眼古都影京兆,照千年丝绸之路。
3千年丝绸之路,三秦光影世界。
4展丝绸之路盛世,映千年古城经典。
5传承丝绸之路,开创电影盛世。
6星耀丝绸之路,影动全球世界。
7重走丝绸之路,观看盛世之影。
8影像丝绸之路,诉说光影传奇。
9国际电影盛典,丝绸之路请柬。
10同赴丝绸之路,共赏电影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