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9-18 20:01:49|浏览:88
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黎平、天柱、榕江、从江、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区及石阡县等地区,与贵州毗邻的湖南、广西、湖北等地也有分布。贵州侗族人口288万人(2000年),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9.72%。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极少单家独户。鼓楼与风雨桥,是侗族村寨特有的标志。每座侗寨都是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有侗寨就有鼓楼,一般一个族姓建一座鼓楼,大的村寨多达四五座。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靠卯榫衔接,综合展示了侗族精妙的民间建筑技艺。鼓楼作为侗族社会政治文化中心,具备侗寨议事、集会、娱乐、休息等诸多功能,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依山傍水的侗寨,会有横跨河沟的风雨桥。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风雨桥由桥墩、桥面和廊亭三部分组成。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贵州侗族分为“北部方言区”和“南部方言区”,两地区文化有一定差异,民居也各有特色。北部方言区民居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其中清水江畔的宗祠,具有明显的徽派风格:南部方言区村寨以鼓楼、风雨桥和吊脚楼为建筑特色。
侗寨建房围绕鼓楼修建,在其附近修建住房、戏楼、风雨桥、鼓楼坪、防火池等公共建筑,村头寨尾修建寨门和井亭。
侗族民居多为“干栏”楼房。楼房分两层或三层,楼下安放石碓、杂物和饲养牲畜,楼上人居。房屋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为全家休憩或从事手工劳动的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室中设有火塘。内室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饮食、待客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侗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楼,也有同族几家房子廊檐相接,相互连通建筑群。侗族一般住房附近利用杉杆搭建梯形禾晾,修建吊脚粮仓。粮仓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于防火,防盗、防鼠、防潮。
侗族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信仰,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各种物类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视为有神灵之物,都是崇拜的对象。侗族社会最受尊敬和最具神秘感的神是“萨岁”。侗族北部方言区村寨多建有宗祠,侗族南部方言区各个村寨,均修建有萨坛。人们认为萨岁能保境安民,主宰一切,每逢年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而寨中大事,则由寨老依据款约商议解决。强烈的自然崇拜,折射出侗族民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侗族是歌的民族。侗人无时不歌、无事不歌,且形成了老年人教歌、中青年唱歌、青少年学歌的传承体系。侗族大歌自20世纪中叶便走出国门,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震惊了西方世界,被西方音乐家们称谓“清泉般闪光的声音”。2006年,侗族大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贵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歌声浸润着侗族民众的生活,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逢年过节或逢大事,寨中人皆身着盛装聚集到鼓楼吹笙踩堂,对歌唱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或在戏楼观看侗戏,感受戏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