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10-02 21:16:23|浏览:50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阵阵粽香入节日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栏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祖国的传统文化像一座宝库,我像只小蜜蜂在这宝库里尽情采集。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一、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二、清明节,
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三、端午节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粽子与扒龙舟是普遍习俗。
四、重阳节
据传说,屈原主张德才兼备,富国强军,主张统一抗秦。
但是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被勒令离任,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在流亡途中,写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诗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
屈原看到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却不忍放弃祖国。
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伟大的爱国乐章。屈原投河后,当地人立即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人们担心河中的鱼会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五、中秋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犯了错误,仙人把吴刚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
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一、春节
二、元宵节
三、上巳节
四、寒食节
五、清明节
六、端午节
七、七夕节
八、中元节
九、中秋节
十、重阳节
十一、寒衣节
十二、下元节
必须要算,所谓文化就是传承有续,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除清明节之外都是以农历算。主要有:农历一月一日的春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农历二月二日的龙抬头;公历四月五日的清明节;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农历十二月八日的腊八节;春节前一天的除夕节。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和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主要特征如下: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即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即高深莫测。
4、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儒家、佛家、道家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传统文化的分类举例:
1、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与佛寺、钟楼庙宇、亭台楼阁、民宅、佛塔。
2、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3、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小说。
4、诸子百家:道家、法家、儒家、纵横家、阴阳家、墨家。
5、动物植物:东北虎、金钱豹、丹顶鹤、中华草龟、大熊猫、中华鲟等;:兰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等。
中国传统节日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