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10-27 21:12:15|浏览:73
武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能人辈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要塞。
有历史记载,武威最早是古代西羌的地域,在《禹贡》中属于九州之雍州(后有凉州)。
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击败匈奴,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境内置武威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媪围、苍松、宣威等10县,以姑臧(今凉州区)为治所。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以后陆续有姑臧、凉州等称谓,历代都是当地行政中心。武威曾为十六国之前凉,后凉,南凉和北凉四朝古都。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所姑臧。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废凉州总管府,复置武威郡,郡治姑臧县,领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姑臧。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废凉州总管府,改置凉州都督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武威郡属凉州,辖治范围仍沿用隋朝建置。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辖姑臧、神鸟、天宝、昌松和嘉麟5县。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武威郡为凉州。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凉州被吐蕃占据,置西凉府。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废帝建立后梁,之后黄河流域先后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更替建国,史称“五代”时期。“五代”时西凉府虽领神鸟、嘉麟2县,曾间置节度使或留后,但始终为吐蕃自立政权自置官吏统治。
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凉州被党项族占领。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并被其统治。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攻占西夏,沦陷西凉府,后凉州为元朝辖地,降西凉府为州,设永昌府于今凉州区永昌镇。隋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应元太子阔端之邀来凉州,举行了“凉州会谈”。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置甘州卫(今张掖)和庄浪卫(今永登),统领河西地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正月,在庄浪设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统领河西各卫所。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由庄浪徙治甘州。辖甘州5卫(甘州左卫、右卫、前卫、后卫、中卫)及永昌卫、凉州卫、庄浪卫、西宁卫、镇番卫和碾伯、镇夷、古浪、高台4个守御千户所。
清初承明制,为西宁道。辖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庄浪卫和古浪守御千户所。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改庄浪卫为凉庄道。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凉州卫为武威县,改永昌卫为永昌县,改庄浪卫为平番县,改镇番卫为镇番县,改古浪守御千户所为古浪县。置凉州府,治所武威县,隶属凉庄道。领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5县及庄浪茶马厅。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5年),改凉庄道为甘凉道,治所武威县。凉州府隶属甘凉道,领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5县及庄浪茶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