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11-28 19:44:52|浏览:33
凯撒旅游创始人陈茫在最初创办公司的时候,将客户定位于在欧洲的华人、留学生以及中资企业工作人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陈茫发现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陈茫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为欧洲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范轩说。
1993年陈茫和夫人朱小慧,在德国的汉堡创办了凯撒旅游的前身——华人旅行社。1997年旅行社跨出德国,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分公司。
而在1996年,凯撒旅游同步在中国设立了北京办事处,由陈小兵(陈茫胞弟)主导,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最初从事的是政府公务团赴欧考察业务。
谈及凯撒创办初期的辛酸,范轩说,2003年的“非典”时期,中国同欧洲的人员往来几乎中断,这令欧洲的对华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在当时,德国各家航空公司停飞了绝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航班,各个景点也看不到来自中国的游客。所有在欧洲从事对华旅游的企业都是忧心忡忡。
范轩介绍,在当时,很多从事对华旅游的企业都纷纷辞退员工,有些甚至改行,但是陈茫并没有这样做。虽然没有业务,但他还是保留了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员。陈茫认为,只要挺过难关,凯撒旅游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当旅游市场恢复正常运作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企业放弃,所以凯撒旅游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陈茫说。
在此背景下,2003年,陈小兵主导着凯撒旅游对保利国旅实施重组,更名为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自此,凯撒旅游扎根北京,开启了全球化的发展之路,先后在慕尼黑、巴黎、洛杉矶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在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沈阳等核心城市设立分子公司,开始了“从欧洲到中国 从中国到世界”的全球化旅游发展战略。
创办华文媒体 助力文化传播
回顾2003年的非典,虽然让凯撒旅游的对华旅游业务受到重创,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机遇也摆在了陈茫的面前。在那时,互联网还不像如今这样发达,不少海外华人因为语言障碍,很难从当地媒体上获取到来自祖国的信息。
“如果能创办一份报纸,不仅可以在欧洲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还能利用媒体的力量帮助海外华人捍卫权益。这样的一份‘精神食粮’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让更多的人通过其真正受益。”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陈茫创办了欧洲新报,范轩出任总编辑。
欧洲新报在创刊之初,曾以德、法、中三种语言刊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语言不同,使得文章质量和精准度把控都颇具难度。为此,范轩决定进行一次改版。改版后的欧洲新报以中文为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如今,15年过去,欧洲新报的发行量已经接近10万份,发行范围遍布西欧各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走出国门。欧洲新报也伴随着国人的脚步登上了国际航班。“在中国国航、中国东航、中国南航、中国海航、汉莎航空、奥地利航空、瑞士航空的机舱里都能看到我们的报纸。它把国内和国外华人的声音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范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