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5-02-18 17:43:36|浏览:62
宾得是一家著名的相机制造商,他们生产多个系列的相机产品。其中包括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系列,如宾得K-1和K-1 Mark II;APS-C数码单反相机系列,如宾得K-70和K-3 Mark III;以及高级紧凑相机系列,如宾得GR III。此外,宾得还生产中画幅相机系列,如宾得645Z。这些产品系列都具有高品质的图像传感器、先进的自动对焦系统和耐用的机身设计,满足不同摄影需求的用户。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都可以在宾得的产品系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相机。
如果限定是数码头,也就是DA头的话,最早的一批是DA16-45、DA18-55等第一代套头……还有不带防水的da50-200这些…………如果是宾得镜头的话,那就得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太苦玛镜头咯……
知名日系光学品牌宾得,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旭光学公司,1952年推出首台日本制造的35mm单镜反光相机Asahiflex I,并凭着70年代发明的M42螺口单反相机,一举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单反制造商,SMC镀膜、K卡口相机系统即使放到现在,也是行业的典范。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被收购的关系,宾得的主体影像业务划归理光集团,医用光学部分则属于HOYA株式会社。
宾得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踏入望远镜市场,并从70年代起打响品牌的知名度,天文望远镜、赤道仪、摄星镜系列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一度成为明星产品。但由于一向的高价策略和保守宣传,宾得望远镜曾在2008年停产天文望远镜。然而依托过硬的制镜技术,宾得运动光学望远镜这一产品线至今仍表现活跃,其中也包括双筒望远镜。
Z系列是宾得双筒望远镜的旗舰机型,售价6000元左右,装设特殊低色散ED玻璃,色彩校正功能表现优异,能高度还原事物的细节。同时,该系列还运用混合非球面透镜和透射率涂层,保持图像充足的锐度。在耐用度上,其采用耐油,疏水的涂层,以及耐寒的镁合金机身,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另外,15mm以上的高眼点距,即使长时间观察,眼睛也不易产生干涩感,对于戴眼镜人士而言,同样使用方便,获得的视野开阔,而且没有明显暗角。
S系列集合了屋脊和保罗棱镜的型号,主打时尚的外观和便携式桥接设计,售价1210到2510元,相对Z系列而言,性价比较高。该系列改用轻巧坚固得铝制机身,所有透镜和棱镜表面都有用于抑制闪光或重影的全多层涂层,还采用高折射率玻璃棱镜BAK4,从中心到边缘的视觉观感明亮。相较于同价位的国产产品,S系列的光学设计更胜一筹。
K50 定位为中端备用机,其配置完全达到了中端机水平,配置可以秒杀全部佳能入门机700D、650D、尼康D5200、D3300、D3200等。
所谓中端机佳能60D 和尼康D90都只算是入门机+肩屏的配置,远远不如宾得K50 配置好。行货宾得K50套机含18-55镜头)三千元 K50虽然是入门机的价位,却配置了尼康、佳能的入门机上都没有,只有APS-C画幅的中端以上机型才具备的双拨轮、五棱镜、电子水准仪、水平自动微调、对焦自动微调、防尘、防水滴等等配置,宾得K50具备重复曝光功能(尼康单反有,佳能只有5DIII和70D有这个功能), K50有定时间隔连拍功能(尼康单反机这个功能也很弱,佳能所有机型都没有这个功能)。K50具备 定时间隔视频自动拍摄功能,目前只有宾得K32、K3和K50这三款单反相机有这个功能,其他所有品牌、型号的单反相机都没有这个功能。宾得K50机身小巧(目前在产的数码单反只有佳能100D比K50小)F,FA,DA,这三个大系都是自动对焦了。
下面还有一些延伸的低端型号比如FAJ,DAL,过渡型号DFA。再此外的镜头都纯粹是过度性质,没得入手价值。佳能EOS系列的单反机均采用EF系列的镜头,只要是镜头标识是EF镜头就可以在胶片机和数码单反机之间通用。
到了数码时代,为对付非全画幅数码相机因转换系数导致广角缺失严重的问题,新出了一批EF-S镜头,俗称数码头, 它们是不能在胶片机或全画幅数码单反机上使用的,会产生严重的四边暗角或黑圈现象。
宾得公司的前身是日本的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Asahi Optical Co., Ltd.),成立于1919年,最初主要生产光学仪器。1952年,该公司推出了宾得品牌的第一款照相机,为宾得相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71年,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宾得株式会社。自此,宾得公司开始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相机产品,并成为全球知名的相机品牌之一。
KM是宾得最后一代CCD,对焦比较渣。取景器不好使。KX,当年传说是D90同一块芯,出片有时也有惊喜,当年,我先入KX,后来出KX,偶尔机会换了KM,爱上CCD,最后再换了10D,不过,最后我再看回KX片子还是感人的。如果非要从这两台相机来选,我还是意见用KX。
这个镜头很不错,适马的这颗50/1.4焦外虚化效果好,过渡柔和,锐度和色彩都品质比较高,在k5上还是能发挥很不错的成像优势的.不过价格有点偏高,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考虑宾得的公主头吧.相比于它要好不少.
宾得镜头一直都是两条路线: Limited 和 * (星头)。
Limited走的是小巧精致风格,比如公主饼干等等,光圈与友商同焦距镜头比确实要小一些,但是为了小巧只能牺牲大光圈,该系列一般都是金属镜身,适合把玩。
星头系列就是宾得专业镜头线,对应红圈/金圈/GM等,该系列镜头在设计时是以最优的光学素质为诉求的,所以星头光圈相对较大,外形一般也傻大粗;
我觉得上上代FA*头还是有些代表性的,在那个胶片时代宾得还不像现在这么式微,当时的星头有 FA*24/2, FA*28-70/2.8, FA*80-200/2.8, FA*85/1.4, FA*200/4 Marco, FA*200/2.8, FA*300/4.5, FA*300/2.8, FA*400/5.6, 更有FA*600/4和FA*250-600/4的这种怪物:
后来数码时代转型,被柯达的那块底搞得很惨,上代宾得也只是专注与APSC领域,该代的大光圈有DA*55/1.4, DA*16-50/2.8, DA*50-135/2.8, DA*200/2.8, DA*300/4, 再加上最近刚发布的DA*11-18/2.8。
回到问题来,现阶段宾得全画幅有哪些可用的镜头,我们先看看宾得上个月更新的路线图:
可以看到,在产镜头(变焦方面)覆盖了超广到长焦的日常使用范围,定焦方面大部分还在吃老本,目前新镜头只有一枚去年发布的DFA*50/1.4和今年预计发布的DFA*85/1.4。
相较NCS,宾得FF镜头线确实有太多的镜头需要补充了,而且宾得体量小,现在腾龙适马也不怎么出K口的新头了;所以如果要问“宾得全画幅单反用什么镜头好”,可选的也就是路线图上那几只(如果只考虑在产),如果想要更优秀的素质就上星头(贴牌腾龙的15-30和24-70也很不错),考虑便携就上28-105和未来的70-200/4以及一众小定焦。
最后再说一下我个人的使用经验,我入手K1也有两年了,现在配镜基本稳定,Irix 15/2.4 + DFA24-70/2.8 + DFA*70-200/2.8。 我一般拍风光居多,出去玩的时候包里就带这三个再加上架子。24-70的话,本来腾龙这个头评价就不错,贴牌之后我用着也感觉挺好的;星期二素质没得说,就是有点沉;Irix 15也是因为宾得没有超广可选,只能考虑副厂。未来的打算是: DFA*50/1.4必入,这个头看用户反馈是真的棒,然后就是静静等待未来的广角定焦。
先说这么多,希望能帮到题主,有问题可以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