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7-06 06:14:43|浏览:89
河湟地区泛指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的广阔地域,史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
发源于"三河间"的河湟文化独具特色,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一起,构成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这一地区的青海省海东市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了灿烂的河湟文化,孕育了土族盘绣、花儿、河湟皮影等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保留了有着"东方庞贝"之称的"喇家遗址"、瞿昙寺等历史文化遗址。
河湟,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地区和甘肃西部与青海接壤地带,历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结晶,有其独特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其内涵及其特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承继,相统一,显得十分重要。
河湟博物馆展陈分“序厅”“四大展厅”“十三个单元”。序厅是整个展厅的总牵引和总纲,立体沙盘和分镜式演绎河湟地质变迁、地域范围和文化生态演进。第一展厅主题“河湟文明·源同九州”,突出河湟文化的历史厚重性,彰显河湟远古文明的发展高度,着重体现“彩陶王国”“私有制初显”“文字溯源”“原始贸易”“喇家一碗面”“夏王朝权力中心之一”等“六个之最”,分人文初启(旧石器时代)、泥火传奇(新石器时代)、金石熔铸(青铜时代)三个单元。第二展厅主题“河湟古道·交融天下”,突出河湟文化的包容性、融合性。根据河湟地区在历史进程中“古道”形式表现出的经济、贸易、军事、文化交流交汇这一明显特征,按秦汉以来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为顺序,着重展示各历史节点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伴生的文化现象。第三展厅主题“河湟家园·和美向荣”,突出河湟文化历史变迁中积淀生成的独特性、多元性、融合性特点,着重展示河湟文化发展的成果。分世居民族、生产生活、民族宗教、河湟非遗四个单元。第四展厅主题“河湟筑梦·创建辉煌”,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河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以文化自信推动海东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展示海东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的辉煌成就。分继往开来、河湟腾飞、砥砺前行三个单元。第一展厅、第二展厅展示河湟文化厚重性和融合性,突出的是河湟文化形成的“根”和“脉”;第三展厅、第四展厅展示的是河湟文化发展融合形成的成果,突出的是这一“根脉”结出的果实。在展陈逻辑上形成递进、因果关系,最大限度适应满足受众的观展心理舒适感和文化体验认知度,进而有效提升展陈效果。
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如果在丹葛尔古城逛累了,在这里,酿皮、酸奶、卤肉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而最具湟源特色的非湟源里脊莫属。
其实湟源人爱吃里脊与湟源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湟源是古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途经点,其地处较为高寒,人们需要更多热量抵御寒冷,除了大量肉食,作为辅材的辣椒、八角、草果、荜拨、良姜等温热性调味品和醋充分发挥了它们各自的性能;再加上受晋陕商人的影响,湟源里脊融合了多种口味,有机糅合衍生成为具有青海特点的美食,酸辣里脊就成为青海地方特色美食中极具特色的美食。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也就是扎花)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手艺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也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据我了解,尤其是在中国北方等省的甘肃陇东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的民和、互助等地区广为流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青海电视台《河湟风》栏目组在下川口村拍摄过一集专题片,是关于“果花戏”的节目,摄制组人员顺便到附近的城隍庙里进行了随意拍摄,节目播出后,才无意中发现下川口城隍庙里悬挂的软匾上有精美的刺绣作品。所以,第二次专程来下川口拍摄民间刺绣作品。携同前来的有民和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陈梅女士,马场垣乡民政干事杨森杰和下川口村干部,参与拍摄的有十几位本村刺绣艺人,最后,因电视台栏目组的要求,还赠送了一批精美的刺绣作品,去参加省上举办的“河湟艺术展”,从此,下川口村的民间刺绣艺术品传遍甘青两省河湟谷地。
民和县的下川口村,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约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和繁衍生息(有当地出土的土制陶罐为证)。也有着灿烂和多彩的河湟民间文化,历史上曾有过辉煌,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而且心玲手巧,曾出现过不少能工巧匠,也不乏民间艺人出现,现搜集了几位民间刺绣艺人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穿插一个小故事:前一段时间,下川口城隍庙里的庙管杨师傅,夜做一梦,梦见庙里的城隍爷要求骑一匹黄骠宝马,随时到民间体察民情,宗教改草后,城隍庙修建的这多少年来只有在每年的“谷雨节”巡香告庙时才能出去一次,对外面的情况了解甚少,特托梦传达旨意与庙管办理此事。
庙管杨师傅从睡梦中惊醒,也感觉到这件事有些奇巧,便开始张罗着在村上找一位巧手刺绣能人,绣一匹宝马,已满足城隍爷的这个要求,几经寻访,便找到了这位马桂英老人。
这位马桂英老人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在家闲暇之余就喜欢约几位附近的白发老儒做这些刺绣针线活,下川口村大小寺庙上都有她们的刺绣作品悬挂。
河湟皮影戏发源于陕西西路皮影戏,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已经流传三百多年。与青海地方方言相融合,形成青海特有的“影子”腔。在漫长延续过程中,无论是皮影的制作、影戏的演出、唱腔的设计都是口口相传,师傅教徒弟学。2006年11月,以青海大通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皮影戏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入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萧关”曾是唐人引以为荣的地名,它位于宁夏固原东南,盛唐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壮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强烈的自豪感跃然纸上。那时大唐的疆域远在幕北,萧关乃是后方大本营。可安史之乱后,吐蕃一武力强行占领统治了这一地区。原本富庶的河湟地区,也就是河西、陇右之地(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沦于吐蕃的铁蹄之下,“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 。黄河、湟水,阻断了那一地域汉人与故园的联系,这一断就达百年之久。此时,大唐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雄风,任凭春风年年不过河湟。这一切怎能不让感伤呢? 经过一百余年,河西、陇右之地的唐人与吐蕃人杂居,外表已与后者无异。唐人的孩子学的都是吐蕃语言,早就忘却了自己的母语,汉族的观念已很淡薄,更无对唐王朝的效忠之心,反将唐人当仇人,用吐蕃语来骂自己的同胞。司空图路过此地,看到“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眼见沦陷区的同胞变友为敌,痛苦绝望之情可想而知。 这首诗上两句写全景,下两句作特写,不避重字而刻意重复,两“汉”相对,两“儿”相应,耐人寻味。
1、是的。
2、临夏州河湟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甘肃省临夏州的龙头国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对全州文化旅游资源融资、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体育项目投资,旅游地产开发,旅游产品开发;住宿业、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业;文化旅游演艺、节庆会展、体育赛事、数字媒体、国内旅游、影视、广告等;搭建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中介服务,文化旅游服务等。
从大局来看,河湟谷地在黄河上游生态位置十分重要。背靠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祁连山冰川—水源涵养区,中间地带属水土保持和水质保护的重要区域,既是区域生态廊道之间重要的生态节点结合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三江源”保护的服务基地,同时,又是地处“海藏咽喉”、兰西城市群“一带双圈”之间的枢纽城市,是沟通西北西南、面向青藏高原的门户枢纽城市,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