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7-09 20:27:49|浏览:92
我是吟风者,欢迎大家关注我。
祠堂文化当然有必要传承和发展了,现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丢的也差不多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的人类在生活的方式上趋于相同。那该多无趣啊!一个民族一定要保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可长久发展,不被泯灭。
举个例子,我觉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基本上已经灭绝了,不是说印第安人已经没有了,而是说现在即使是活着的印第安人已经被西方文化同化了。同样是吃饭喝水,你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化,有在大街上和西方人有啥区别?(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印第安人在繁华的大街上,吹着一首曲子《最后的莫西干人》显得特别的孤独凄凉)
所以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丢,那么我国的传统祠堂文化当然也有必要传承和发展下去。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是最恋家的民族,即使在国外过的再好再有地位,到了一定时间还是要落叶归根的,因为我们知道那里不是我的家。我的爷爷不在那里,我爷爷的爷爷也不在那里,我的根不在那里,我们的根在老家!造成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恋家情节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从小时候老在里面玩耍的家族祠堂。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者是先贤的地方。求的祖先保佑,向祖先述说一年中家族的事物,求祖先保佑家族人丁兴旺,向祖先述说谁家的孩子又出息了等等。
一些重要的仪式也要在祠堂办理,比如婚丧嫁娶等。这些重要仪式的意义只有在祖先的关注下才变得特别庄重,有意义。
祠堂还是是家族内部商议重要事物的场所。(这点在电视剧《破冰行动》就很有体现)
其实祠堂有时又不那么庄严,比如小时候经常在祠堂里打闹捉迷藏,比如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饭后也总爱到祠堂门口坐着聊天,俨然成了社交场所。
现在祠堂文化传承与发展南方显然比北方好,在南方有好多几百年前的祠堂宗庙,而北方则是比较少。当然这与我国历史上北方征战比较多,南方征战比较少有关。江南才子,明清时期的文学家也多属于南方人,与南方的祠堂文化发展的比较好也是有关系。 题主还提到了家谱国际,家谱国际是推广家文化,以“为国存史,为民立传”为宗旨,以互联网为基础,帮助各大姓氏,梳理家族脉络、修谱续谱、建立家族档案……这个想法很好。因为现在的一些家族的支线家谱确实已经断了,有些人只知道自己姓什么,不知道家族传承了。有时跟朋友聊天就聊到辈分的问题,我问他你是什么辈?他说他没有辈只有名,我说你没有辈怎么取的名字,他说他们那支姓的家谱断了,已经不用辈份取名了。
上图说的好啊,流之潺潺,追溯其源,木之苍苍,须求其本,盖谱不修,则忘其所,修之不续,则紊其所。意思很明了了,就是没有了家谱,你就找不到你的本源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来的你的祖先是谁,这过的多糊涂啊!(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我们周边的山东人,一问祖先是哪的,好多都是山西洪洞县老鸹窝的。)
有始才有终,居庙堂之高,这些带着乡愁的句子,说的就是祠堂文化,家谱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宣扬这些,不能忘怀。
碍于个人水平有限,其中有错误不对的地方希望您指正,欢迎评论,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