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7-22 14:14:17|浏览:73
乌鸦无疑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类。研究显示,白嘴鸦可用石头升高一个容器内的水位,让虫子浮上来,然后吃掉。有人还看到,生活在市区的小嘴乌鸦学会借用路上的车辆压碎坚果的方法。它们耐心等在十字路口上,注视着红绿灯;交通中断时,它们就会取回已被汽车压碎的坚果。
然而,迄今为止,人们还没能发现自然界中哪种动物有反哺的现象,乌鸦也不例外。不过鸟类学家曾观察到,乌鸦作为一种群居的社会性鸟类,在鸦群中,有些新成年的乌鸦会帮助其他成年乌鸦哺育幼雏。在新成年乌鸦喂哺雏鸟的时候,年老乌鸦吃到食物的偶然巧合也并非不可能。
不仅是鸦科,研究表明鸟类中的翠鸟科、蜂虎科、林戴胜科、鹪鹩亚科、知更雀亚科等均有巢中帮手为正在繁殖的双亲家庭出力。由此可见,“乌鸦反哺”不见得是小乌鸦在孝养双亲,很有可能是哥哥、姐姐在帮乌鸦父母喂养弟弟、妹妹。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一些鸟儿在其族群面临“巢寄生”鸟类的侵占压力时,会选择自己不繁衍后代,而致力于保护其近亲的鸟巢不受侵占。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约9%的鸟类中存在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现象。它们为什么这样做让人好奇,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具有这种特点的鸟类在地理分布上与一些“巢寄生”鸟类的分布高度相关。
“巢寄生”鸟类是指杜鹃鸟等一些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代为孵化和育雏的鸟类。对于被寄生的宿主来说,它们常会失去整窝自己的幼鸟。
有些杜鹃会选择寄生于鸦科鸟的鸟巢中,比如四声杜鹃非常喜欢把灰喜鹊(鸦科的中型鸟类)当作寄主,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噪鹃也会巢寄生乌鸦、喜鹊和红嘴蓝鹊等的鸟巢中。
为了降低被“剥削”的几率,宿主鸟类大量群居在一起,比一对夫妻自我防卫的成功率高很多。其中有些鸟儿就主动承担起了抵御外敌的重任,为此放弃了自己生育的机会。不过,由于它们帮助的多为近亲,其自身基因也能通过这些近亲的下一代传承下去,这种策略被称为“合作繁殖”。
也许正因此,古人得出了“乌鸦反哺”的结论。另外,成功寄生在乌鸦巢穴中的杜鹃个头比乌鸦大,不仔细看的话,古人把噪鹃误认为“乌鸦父母”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