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9-30 15:48:13|浏览:46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答,其实小孩并不厌学,小孩从小学到大,从最初的模仿父母说话,甚至走路,所以说父母是孩孑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之所以有时说小孩厌学,那是父母打消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觉得你是他为你干活,枯燥无味,为什么玩游戏孩子喜欢,因为那是一种乐趣,让他乐在其中,如果能让孩孑从学习中也找到乐趣,何来厌学之说泥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厌学的原因很多,与家庭(父母期望过高、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学校(学习压力、成绩排名)、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欠佳等有关。
耐心与孩子沟通,弄清原因。
当自己的孩子说不想上学时,家长们千万不要大意,虽说每个父母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生活中很多人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对此,建议和孩子好好交流,了解清楚孩子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厌学情绪,比如是不是学习成绩下降?爸爸妈妈的期望太高?是否和同学有矛盾等等,然后宽慰他们。如果孩子不想和自己交流,家长们也不要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否则只会加重事态,让孩子的心灵多一层伤害。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给孩子一点休息的空间。多加赞美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批评。
要想克服厌学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想学习,是不需要学习,还是不想学习,是被强迫学习,还是给别人学习的。弄清楚了,就知道到底还要不要学了。
1、上课时经常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课后作业马虎应付或互相抄写,有时甚至没有完成,成绩不断滑落。
2、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表现为对学习功能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这些人认为读书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读的书越多,工作待遇就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
3、表现为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习活动。他们感到好像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
4、上课经常打瞌睡,但下课时精神十足。作业经常没有完成。基础较差,成绩不佳。
5、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以往学习成绩良好,但适应不良后产生学习困难,稍有难度、复杂的题目就无法解决,记忆力下降。其次,社会性退缩,和同学的交往减少,很多学习、生活的活动也钱少,一直都提不起劲,游离在同学群体之
6、心理上是消极对待学习,厌恶学习,成千上万种方式逃避学习。
7、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
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的,让孩子自主决定自己的事而没有引导和管理,对孩子来说就是失控了。
孩子的心智并不健全,学校的管理再到位,也不可能具体负责到每个孩子的心理动向,所以,家长的责任仍然是第一位的,别把孩子教给谁就放任不管了,谁都不是孩子一生的守护者,除了自己的父母,所以,对孩子的关爱,不要出现断档哦。祝开心。
厌学也就是不喜欢上学,可能对于学习没有任何的兴趣,只要去上学就感觉特别的累,感觉心情特别的烦躁,对学习没有任何的一种爱好。
可能现在只要是牵扯到学习方面的问题,就会感觉特别的没有耐心,现在已经不愿意去学校,只想着去外面适应这个社会。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育儿知识如下
1.孩子睡眠时间昼夜相加不得少于12小时。记住,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健康的保障。
2.户外有氧运动能增加孩子的免疫力,上下午均不少于40分钟的户外活动,最好能接触到土地、当然霾雾天气要除外。
3.若要孩子安,三分饥和寒。千万别给孩子吃得太多,穿的太厚,要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给孩子更换衣服。
4.是药三分毒,应该相信食物疗法确有疗效。
5.可以尝试四季用冷水给孩子洗脸,可以增加其耐寒能力,减少感冒。
6.喂养方面,初期是以母乳或代乳品为主,在五六个月以后增加辅食,这样才能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
7.为使婴幼儿能养成顺利进餐习惯,建议家长注意将辅食时间调整到大人进餐期间或进餐后。大人进餐对孩子有行为引导作用;喂辅食时,大人嘴里同时嚼食物,哪怕仅是口香糖。
8.宝宝一周岁之前尽量食用少糖无盐的食物;即使宝宝一周岁后,也应尽量避免在为宝宝制作食物时添加盐和糖;务必查看食物标签,检查您购买食物的含盐量或含糖量;在食谱中使用香料和调料,或柠檬、酸橙和番茄泥代替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