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11-10 10:39:43|浏览:99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①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②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是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是它就成为文化本体。由此可见,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
文化对教育起了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文化是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文化通过教育,产生了文明;教育让文化融于生活。社会的进步,少不了文化,更缺不了教育。一个没有文化的社会,一片黑暗。而文化的普及完全是通过教育去推广。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比如一个企业的文化,如果他是正能量的,那他就会教育他的员工成为有正能量思想的。如果他是为利的,那他就会教育他的员工成为赚钱的奴隶。所以文化是思想的主导,教育是普及和推广的手段。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团队。文化决定了他的思想层面。也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
现在的社会,也很多有文化,而缺少了教育,教育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教养。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教育是从小就需要养成的。一味的追求文化学科的成绩,追求学历而缺失了人文道德的基础教育,丢失了个人修养的文化人就是没有教育的表现,这也是很悲哀的。
教育应该从小就抓起,而文化是包括很多各方面的专业的、非专业的,知识层面的培养。文化的普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教育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无论你做人做事,都是需要一个教育过程。教育离不开文化,文化更要通过教育提高和扩展更高层次的内容。
欢迎补充!
鸦片战争后,落后的旧中国被迫沦为西方殖民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展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其中,人才和技术是这场运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为这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洋务人士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如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学书籍、派遣留学生等。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它们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逐渐开办的,大致上可以分为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例如,1862年恭亲王奕訢奏请在北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1863年李鸿章奏请“仿照同文馆之例,在上海设立的上海广方言馆, 1864年广州将军瑞麟等奏请仿照上海广方言馆之例,在广州开设的外国语学堂,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于福建船政局福州马尾船厂附设船政学堂以及各类武备学堂和科技学堂。
洋务学堂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也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了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在它产生之韧,并未有意与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体制对抗,甚至还乞求后者的容纳,但它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了旧的教育体制,实际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②在派遣留学生方面,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幼童名由陈兰彬带领从上海搭船赴美,1873年、1874年、1875年,第二、第三、第四批各30人相继成行。这些学生除在国外学习“西学”外,还必须在留学监督的领导下“随时课以中国文义”。出于使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留美幼童大多选择了国家急需的机械、铁路、矿冶、邮电、造船以及各类军事工业等专业学习。留学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海军,外交的人才。
③通过留学生介绍,在中国传播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④到此,一个以派遣留学生,兴办西式学堂,翻译西学书籍为内容,以学习西方技术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形成,它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智力保障,推动西方科技的转播,是近代教育发展的第一步
1、它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它加重了群众负担,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扰乱了社会秩序,毒化了社会风气,成为危害一方的不安定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2、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敌,也是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格格不入的。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传统教育以社会为本位,关注的是教育能否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选择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非对意义和价值的揭示;关注的是眼前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效果,而非对内在能力和素质的培育和发展;强调的是对人的占有和改造,而非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扩展。
4、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现代教育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更强调其个体价值,主张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人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重心。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引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强调从人本身引出知识,并引导去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给予最大限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教育目的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而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是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是由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比如:在封建社会,培养的是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臣民;在近代社会,培养的是符合国家制度的国民;在现代社会,培养的是享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公民。
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①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②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是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是它就成为文化本体。由此可见,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近来我感到这种影响可能不是单方面的,中国文化可能也多少进入了西方的视野,比如我看到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里有时会提到中国的“道”,比如凯文凯利的《失控》中有对道德经直接的引用,比如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所体现的他对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和人物的熟悉等等。
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对教育有不同的影响。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
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的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性、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
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差异。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