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11-21 02:24:35|浏览:46
一说到“大良”一名来历,很多人都能活灵活现地说上一段县太爷手误“太艮”为“大良”而将错就错的传说。但这仅仅是传说。
“大良”一名来历,得从民族源头抽丝剥茧方可说得清。
从汉代开始,顺德一带就是个汉人、越人、黎人、苗人杂居之地。不过,最多的是越人。越人又称乌浒蛮,与广西壮族同属壮侗语族。西汉时代的南越国首都,便在几十里以外的广州。当时的南越国丞相吕嘉,是个赫赫有名的越族首领,而他的老家,便在大良石湖涌一带。可见,南越文化是顺德文化的其中一层底色。
一
由于南越人是不同于汉族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的词汇含义也异于汉语。且举一例,人们谈及广东民族用得最多的词是“百越”。但很多人都望文生义地认为“越人种族众多,数目超百”,所以叫“百越”。其实,古壮语结构多倒装,“百”音同“卜”,意谓“人”,所以“百越”只指“越人”。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回视脚下土地,就会发现,古壮语散落顺德各处,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正如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先生指出的那样,“古”、“都”“思”等表示村寨,顺德就有“古粉”、“古楼”、“都宁”等地。“滘”、“埠”、“涌”等表示小河、岸口,如“北滘”、“上涌”、“小陈涌”等。“朗”表地方,如“麦朗”、“南朗”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需要注意的是,古越族有音无字,因此,纠缠于字的写法实属不必。
二
现在谈及“大良”问题。司徒尚纪教授告诉我们,南越人中的壮族人分五个种类,分别为黑、白、红、花、黄。其中黑壮人被称为乌蛮、乌浒蛮,因而,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不少便以“乌”字开头,如广州的乌龙岗、中山的乌石、顺德的乌洲等等。不过,黄壮人的活动范围最广且最活跃。黄壮人又称为“黄族”或“大良族”。
行文至此,我们就要剖析“大良”二字。在壮语中,“大”表示“地方”,如番禺的大石,表示石多之地。顺德的大罗,指罗姓居住之处。南海的大富,意谓富贵之所。“良”则表示黄壮人。明代学者邝露说:大良与壮同类。因而,他们活动的地方,以“良”命名的也不少,如顺德的良村、南海的良登、新会的良都,都含黄壮人村落之意。
现在,若我们用壮语解释“大良”二字,问题便迎刃而解。因为,“黄壮人居住的地方”之意便顺理成章地凸现出来。我们现在所称“大良”的真正原意,便专指于此。
鲁鱼亥豕,郢书燕说,虽代不乏现,但“大良”的来源不应是“太字之点加于艮头而易名大良”,相反,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称呼。因为,一个行政地区的命名,仅因笔误而轻易更名易字,毕竟有点儿戏。况且,即使在封建社会,政府大小行为都有严明详细的法律条文作规定,一个地方名也并非“戏说”般可随意更改。
另外,新版《顺德县志》也说,“《永乐大典》所记是‘大良’而非‘太艮’”。这话很重要。因为,作为原生态的地名,最能体现当时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应指出的是,《永乐大典》成书于明初(1407年),比顺德建县(1452年)早50年,也就是说,“大良”之名早于传说中的“太艮”之名,因此,更能说明顺德县城是“大良”而非“太艮”。另外,清咸丰《顺德县志》虽说“大良”源于“古太艮峡”,但没任何资料佐证。
其实,建县前越人文化已成为顺德文化滥觞,那么,以越人词汇“大良”作一个地方名称也一点都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