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5-01-06 18:27:16|浏览:56
要增强文化自信,一方面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创”方针,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个中国人身体力行地践行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如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地坚定和增强起来。
“我平时不让孩子多看电视。但是,这个寒假,我和孩子一期不落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还把去年的第一季找出来回看。很少有电视节目能够让大人和孩子有高度共鸣,但是这档节目做到了。”上海市民徐明说,“女儿告诉我,她感到诗意在流淌,有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心灵有所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不少专家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它已经成为一个引子,将长期默默植根于校园、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出来。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活动评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节目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所谓荧屏清流,‘清’指其品质与品位,‘流’就是要真正流到观众心里。” “中国老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和爱好,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古典诗词的美,根植于文化传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史专家骆玉明对记者说,尽管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存在“损坏”的情形,但随着近年来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得以逐步修复,出现诗词热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弘扬民族文化,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能够自立自强,看的就是其基调和方向是否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的精神集中体现,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民族文化之中,使民族文化精益求精,创新交融。
中国的文化自信,还来源于中国的祖先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中国有5000年从未间断的文明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留下来的论述和经典,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文明从不间断的重要源头,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两项与文化有关(即造纸术与印刷术),对世界文明传播的贡献意义重大。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
要增强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自信,一方面我们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和繁荣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实根基;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建设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推动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真正民族的、大众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持和价值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我们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
革命精神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身上展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等的概括性表达。革命精神产生于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风格风范,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新时代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对于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史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青年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豪感。作为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太多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世界诸多文明中独树一帜。时至今日,诸子百家、万里长城、北京故宫,一个又一个带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词依然使我们心潮澎湃;李白、岳飞、文天祥,一个又一个彰显文化魅力的人物依然使我们热血沸腾,这些历史资源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豪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讲文化自信,主要讲的就是价值观的自信,这种自信仅仅依靠教条式的阐述往往苍白无力,必须将之放入丰富的历史语境中,使之有血有肉,更富感染力。
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中国古代史教育,使青年群体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历史、认同中国历史,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守住自己的根和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项羽,无论从出生还是能力来说,更为自信,不仅自信,而且最后变成自负。
两人自信的程度。刘邦是真正的自信,项羽是幼稚的自负。真正的自信之人,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自信之人必然稳重克制,坚忍不拔。自信是成就事业的大前提,修炼自信的品格必然培养自身稳重做事的品质。
自负之人既割断了自信,蒙蔽了心智,也割断了他信,丧失了人心。自负之人必然是自卑之人,不可思议地渴求认同,沐猴而冠,灰心丧气,无颜见江东父老。
可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广西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早已闻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国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至于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