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5-01-13 08:38:31|浏览:55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张坊中学 古兆军
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
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紧接着往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话。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出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结合词义,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
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特点是生动与平实的结合。在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引出说明对象“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然后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有关物候科学知识和形成不同物候的因素。所以既有生动语言又有平实的语言。
感悟:大自然是个神秘的殿堂。它能够清除工作学习后的劳累,能够洗净污垢的灵魂、心境,
能够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爱的滋润。大自然有着它独特的神秘感和韵味,它似乎如同神话故事一样扑朔迷离,透过鹰飞燕舞,桃红柳绿可以读出许多有效的信息。只要深入挖掘,就如宝藏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自然的声音,其实阐述了每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活道理、揭示了处世哲学,是个生活的大课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声音的,聆听大自然最真实、最美好的声音,要静下心来,多几分沉稳、多几分用心,少些许急躁、少些许厌烦,细细地品位,细细地体会,细细地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最最真实、最最美好的大自然
文章主要写了大自然会说话,天上的白云,蚂蚁,蝌蚪,大鹰,大树,鱼,化石都代表着大自然不同的语言。读了《大自然的语言》,我知道了大自然是奇妙的,大自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能告诉我们知识,可最重要的还是细心观察,如果你不爱学习,粗心大意,就算非常有用的知识从你身边走过,也是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做每一件事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寻找奥妙
每年春节过后,大地就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木次第开花。再过两月,燕子翩然归来,大自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渐次转入炎热的夏季;植物忙着孕育果实。等到秋天来到的时候,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慢慢变黄,经不住阵阵秋风的吹袭,就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时北雁南飞,其他各种候鸟也相继离去,大地又呈现一片万木落叶、衰草连天的萧飒景象。过此,活跃在田间草际的各种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大地又沉沉睡去,准备迎风雪载途的寒冬。岁岁如是,周而复始……
这些自然现象不知陶醉了多少诗人,因而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也都成了他们讴歌大自然的素材,成了他们抒发感情的凭借。不过农民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感受和诗人们又不同。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
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每天早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放在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的温度表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表拿进屋里,记录量得的气温。
这支温度表,他经常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长久地插来插去,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这样,做衣服的时候,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片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的曲线图。这幅图表明了1950-1972年的23年中北京春季物候变化的迟早顺序,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竺可桢并不限于在北海观察。他在70多岁的时候,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到野外去工作。去时总带着那钢笔式的温度表,还带着罗盘、高度表和照相机。这是他的随身四宝。
每到一处,总是先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写作背景:
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同年,《科学大众》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宛敏渭。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作者:班马
原文如下:
请你告诉我,大自然,我怎样才能同你交谈?
你又没地址,又没姓名,
我要是想写一封信寄给你,
我知道,永远也不会到你的手边。
我问过小河,
可是,派出去的纸船都已沉没。
我问过大山,
可是,大山又送回我的呼喊。
我问过鹦鹉
可是,这位翻译家也支支吾吾。
后来是老师告诉了我,
她说:你为什么不去问问他们呢,
大自然同他们最亲热——
问问晒红了脸膛的船长,
问问借着篝火抽烟的勘探队员,
问问风吹白发的农学家……
老师说——
他们同海洋、太阳和星辰谈过话,
他们同月亮和夜雾谈过话,
他们同所有的小虫谈过话呢……
著名的气象与地理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岁,很是高寿,可是在早年他却并不善于养生。
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何复所求?”原来,他早年读书上海澄衷中学,因学习过于刻苦,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
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后来他与胡同学同船去美国留学。
1912年,两人相遇,打起赌来。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1974年,享年84岁,在北京溘然去世。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从那以后,竺可桢极其重视身体健康,也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
课文一共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
中午太阳在南方,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晴天的晚上,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
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
下雪后沟渠里的积雪化的快的一面是北方 ,化的慢的一面是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