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5-01-16 02:45:22|浏览:42
1、拍摄小景深就是要虚化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2、使用大光圈,许多数码相机都可以设置光圈
3、使用长焦段,能调就调
4、使被摄主体与背景远离
这个问题专业上叫景深问题。你说的那种效果叫小景深。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所以,拍小景深的方法就是:用最长的焦距、使用最大的光圈、尽量靠近被拍的物体进行拍摄。
因此,可以这样说,不是所有的相机都能拍出小景深的效果来的。能拍小景深的相机应当是长焦和有手动调节光圈功能的(且相机本身的光圈不能太小)。能不能拍也就不是胶卷相机或者是数码相机的问题了。 目前数码相机中,除了单反机型外,在一般家用机型中,能拍小景深的是那些具有长焦功能的机型,如:索尼H5/H9、佳能S2/S3、富士S6500/S9600、松下FZ30/FZ50等等。
有人会说,普通的相机也可以,普通的相机有个微距拍摄功能,用这拍就能拍出这种效果来了。说的好像是有点道理。不过大家应当知道,一般这种模式下面可以得到较浅的景深,但这种浅景深和真正的浅景深还有一段距离。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看,其实根本不能做到完全模糊,并且一般微距拍摄功能的设置是让大家在很近距离拍摄一些小东西当中使用的,其他时候就不是很合适用了。比方说拍人像的小景深,当然就无法使用微距功能的。
视频拍摄与照片拍摄原理相同
景深这个单位就是由光圈大小决定的,光圈数字越小,相机离被摄物体越近,离背景灯光越远,就越能提现景深和虚化效果。
那么,您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呢,有可能是手机拍摄带来的问题,正常相机能拍出大景深照片,只要切换视频档位就可以了,而手机通常就会遇到困难。
因为手机的景深虚化很多时候是利用了双摄或多摄镜头的便利,利用算法将一张对焦正确和一张虚焦照片拼合做出来的效果。照片还行,视频的时候手机处理芯片就支撑不了一秒几十张的处理能力了。
不过还是有不少手机能够使用大光圈拍摄视频的,具体原理前面也说到了,要景深就用法光圈~相机的话就更容易了~
相信有不少人对单反相机拍出来的背景虚化效果记忆犹新,而这个虚化用专业来讲就是“景深”。利用景深是拍摄常用的表现手法,景深可以让平面的画面表现出空间感,从而增强照片的欣赏性和表现力。 1什么是景深 简单说来,景深就是对好焦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 我们可以把一张照片分为前景、中景、远景。拍摄时、可以选择模糊前景,使背景清晰,也可以模糊背景使得前景清晰(常用),中景简单说就是过度地带。在处理后期时候准则就是主体要够清晰、背景要够模糊、过度带要缓和。 举例: (焦点放在前方、所以背景模糊,后期再进行强化模糊) 手机不像单反,镜头焦距很小,所以一般只有近距离拍摄小物体才可以拍出浅景深的效果,这也是我一直推荐的手法——靠近主体拍、再靠近一点。不像单反涉及到光 圈、焦距、摄距小景深大景深……专业的太复杂了……另外有了后期app,我们通过背景模糊来“人造”景深效果。还有有许多制作后期景深的软件,不过基本都 要收费……例如After Focus、AfterThis等等……所以我一般就选择Snapseed背景模糊,可能需要点耐心。 2怎么用手机拍摄出景深 1、充足的光线 光线充足情况下摄影对象细节更清晰、画质感越好。 2、前景与背景有一定距离 背景越简单,离被摄主体越远,虚化的效果也就越好。 3、靠近主体 离镜头越近清晰度越高、背景虚化越大。 背景越简单,离被摄主体越远,虚化的效果也就越好。 离镜头越近清晰度越高、背景虚化越大。 延展应用 怎么用手机拍摄出夜景的光斑? 可使用失焦法。根据上面提到的物距与光圈因素原理: ① 增加背景灯光与你的距离,即背景与主体距离。 ② 加大光圈。手动调节或使用微距模式。 ③ 在镜头前放置一物件进行对焦(如拍摄有锁定焦点功能可先锁定),快速移开物品后,迅速按下快门。
1、拍摄背景
尽量简单,可以选用一张白纸,纸面不必太光,毛面的纸使照片中不会出现死白的高光,效果更好。
2、正确布光光线的使用会直接关系到被摄商品的表现。室内可使用两盏或以上日光灯,要求光源恒定,光线强度尽量大。正面布光:最常用的布光方式,商品表现全面均匀,没有暗角。 顶部布光:商品顶部受光,正面没有完全受光。适合于平面的小商品拍摄,如饰品等,但不适合立体感较强且有一定高度的商品。否则会形成顶面光亮,正面灰暗的效果。 底部布光:表现商品通透性,减少阴影,可以在通透的底板底部加一个光源。 3、合理构图构图指在拍摄中是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
1、调整光圈大小
基于成像的原理,大光圈的景深浅,而小光圈的景深深,也就是F2.0比F8同样的焦距下,前者的景深更浅。但是普通数码相机成像的CCD尺寸比菲林小很多,即使用上了F1.8的大光圈,景深也很深,所以这条定律只适用于传统相机和成像CCD尺寸接近菲林的数码单镜反光相机(相对而言)。
2、改变焦距长短
天气好的时候去荷塘旁边,你会看到一些摄影爱好者拿着长长的镜头在那里忙碌,而拍摄出来的荷花就象开在你面前一样清楚,背景又十分朦胧。如果荷花逆光,使用点测光更可以拍出背景全黑,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这就是长焦距出浅景深的道理。
但是长焦距获得浅景深的效果并不如大光圈来得好,因为背景的范围会变得很小,而且背景如果太远,立体感会大打折扣,另外长焦距容易使得画面抖动明显,建议采用焦距的一倍以上快门来拍摄(譬如200mm焦距拍摄时,快门约要1/350或者1/500比较能保证画面清晰)。
现在流行的数码相机一般都有三倍光学变焦,焦距最远在11x mm左右(35mm相机的换算值),拍摄些小花小草可以获得不错的浅景深的效果,但是对于半身人像,焦距起码要200mm以上效果才比较明显。
3、拍摄距离与拍摄物背景
数码相机要拍摄出背景虚化明显的照片,被摄物体要离镜头很近,背景虚化的效果才明显。但是人身毕竟那么大,不能和花草昆虫相比,只有长焦的数码相机能勉强办到,所以长焦的数码相机虽然体积都比较大,但是也不乏追捧者(当然有些也是为了拍远距离的景物和偷拍)。所以长焦距适合拍摄人像,短焦适合拍摄建筑,因为拍摄建筑一般要求整体清晰,拍摄范围广。
除了拍摄物离镜头近容易出浅景深的效果外,被摄物体与背景距离越远,效果也越明显。如果遇到人物离背景很远,而且背景相对简单(譬如树林、湖泊之类)的场合,别犹豫,马上试两张吧!
上述说的是后景深深浅的营造方法,前景深清晰与否,则取决于拍摄景物与前景的距离。被拍摄景物离前景离的越远,前景深就越浅,反之就越深。
先给你个肯定的答案:能,接下来就要说但是了:
1、基本上所有的单反镜头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拍出虚化效果,包括最狗的18 55,但程度不一样
2、,18 135这样的浮动光圈镜头,要拍出比较深的虚化效果,拍照时尽量采取以下措施:一、尽量离被拍摄主题进,二、用大光圈(但最大光圈成像质量可能有下降,这点要衡量),三、被拍摄主题与背景尽量远
3、个人一点体会,其实用135端拍的虚化效果还是不错的。
要想营造这样的效果, 数码摄像机必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1. 要有全手动功能2. 要有相对比较大的传感器面积, 面积小了虚化能力虽然有但是景深前后切换, 效果不明显. 所以这一条就基本上把普通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排除了.从目前的市场上有卖的摄像机来看, 十万元以上级别的专业版专业的摄像机可以达到这一点, 不过这个不是我们一般小市民所能买的, 即便买得起, 谁也不想出门玩玩就要扛着个巨大的家伙吧而民用的目前只有一款: 索尼NEX-VG10摄像机, 裸机价格在万元左右, 再配上镜头的话不超过2万元. NEX-VG10搭配上一颗大光圈的镜头就能轻松实现你想要的 效果不过仍然还是开销比较大的.还不如选择佳能5DII呢, 价位贵一点但是实用性要高多了.如果说想要一个低价位的方案的话, 只能选择照相机了目前市面上的任何一款带视频的单反或微型单反或者单电都能轻松做到, 可选方案佳能550D, 600D, 60D, 5Dmark2尼康D90, D3100, D5100. D7000索尼A560, A580, A33, A55, A77(今年发售), NEX3, NEX5宾得 K-x, K-7. K-5松下 GF1, GF2奥巴. 不是很了解抱歉以上的相机均可以实现这些效果, 不过需要搭配大光圈镜头. 我能想到的最便宜的, 机身+镜头的话大概是5000元级别, 各家都有方案.
所谓景深跟被拍摄物以及焦距和光圈相关联,被拍摄物越近,景深越浅,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反之则景深越深。我们一般在拍风光片的时候都采用大景深,才能使照片清晰而通透。当然有时我们拍风景也想突出主体,让背景略微朦胧,一般就会用较长的焦距,较大的光圈,把主体拉近,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不会显得杂乱。
如果要拍微距,就更需要大光圈,长焦近距离拍摄,浅景深才能把背景虚化,主体清晰漂亮,说实话,单反是运用景深最自如的,手机,卡片都相对逊色。
景深的掌握不能太死板,不能走两级分化,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现在往往都喜欢背景不要太虚化的照片,即能朦胧看清背景更有韵味,即所谓的电影拍摄手法。
如何拍出深景深的画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景深的范围,光圈大小、对焦距离以及镜头焦距。
光圈:一般来说,在焦距和摄距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通常我们会采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以展现景物的深度。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也常常采用小光圈,以突出主题,同时也展示更加清晰和广阔的空间感。
光圈对于景深的影响。
改变光圈值通常是最便捷也最常用的方法,最大光圈限制了这支镜头通过光圈控制景深范围的能力。同样地,一支镜头的最小光圈也受限于光圈机构限制,而且在某个光圈值之后,镜头的成像画质不升反降,严重影响照片观感。
对焦距离:影响景深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距离被摄体的远近。摄距,也称物距,它是指焦点至镜头之间的距离,不是镜头前任何物体至镜头的距离,因为只有在焦点前后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区域。物距对景深的影响表现为:在焦距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景物离镜头较近时,景深较小;景物离镜头较远时,景深较大。
对焦距离对于景深的影响。
镜头焦距:在拍摄距离和光圈大小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短的焦距能够制造出更大的景深,强调周围环境的特点,并摄入更多的环境元素。长焦距制造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制造出的景深小,从而捕捉到更清晰的特写。
镜头焦距对于景深的影响
光圈的大小,相比另外两项参数更容易改变。更换镜头/改变镜头焦距也能够改变景深的范围,在同一个对焦距离下改变拍摄的距离,你能够发现非常明显的景深范围变化,但是构图上也会变化;而更长的焦距会“放大”背景中的元素,所以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背景中的虚化元素会显得更明显更模糊。
同一对焦距离、光圈,使用长焦镜头,”放大“了背景元素,虚化元素会显得更明显、模糊。
在实际拍摄中,为了获取深景深效果,可以通过调小光圈、使用短焦距及远离被摄主体这三种方法之一或全部来实现深景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其实在拍摄时需要这三个要素相结合才行,并不是单单用一个就行。比如:你用长焦进行拍摄时,光圈大小不同、拍摄距离不同,其景深效果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