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数码游戏家居教育娱乐生活时尚旅游社会情感汽车健身育儿科技自然历史文化国际宠物财经星座体育

中国古代官职积累摘抄?

|2025-02-10 06:52:15|浏览:61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于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与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但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后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折的官员。隋代设立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期是指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代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的地位与掌职都不同。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期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

上卿:周代官职,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为上卿。例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便是此意。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或侍郎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就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代时期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为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逐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洲司功曹参军。

feishang
02-10 06:52优质作者
关注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