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4-09-19 16:40:50|浏览:85
暂时不招聘。四川省汉源大自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光庆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成立日期1998-08-24,主要从事川味调味品、果脯产品的生产销售。
公司产品主要有:花椒油、藤椒油、辣椒油、芝麻油、芝麻调和油、蒜油、汉源贡椒、藤椒、汉源花椒粉、辣椒等调味系列;樱桃果脯等蜜饯果脯系列。
汉源的海拔在550-4021米之间。
汉源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海拔在550米至4021米之间,东端的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合处,西北部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东北缘是邛崃山余脉南支大相岭,西北缘是邛崃山余脉飞越岭,南面是大凉山群峰。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史,汉文化与藏文化、中原文化与南昭文化在这里融汇;“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麦坪遗址”“桃坪遗址”相继成为近年来考古重大发现;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乐西抗战公路被誉为“血肉铸成的长路”。
汉源葱烧火腿饼。汉源葱烧火腿饼是汉源县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用选用面粉和水和成面团,加上火腿、葱花、盐、糖等佐料,用油煎制而成。汉源葱烧火腿饼,咸甜爽口,皮酥脆,馅料丰富,吃起来既解馋又下饭。这种小吃在汉源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人早餐或者下午茶的常见选择。
汉源开水白菜。汉源开水白菜是汉源县的一道名菜,也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用选用新鲜嫩白菜为主料,加上高汤、火腿、姜、蒜等调味品,用开水烫熟后浇上热油而成。汉源开水白菜,色泽碧绿,白菜清甜爽口,高汤鲜香浓郁,火腿增添了咸香味,吃起来既清淡又营养。据说这道菜是原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的,后来传到了汉源县,并成为当地人喜爱的一道佳肴。
汉源榨榨面。汉源榨榨面是汉源县的一种特色面食,也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用选用面粉和水和成面团,再用手工将面团拉成细长的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后捞出。然后将面条放入碗中,加上辣椒油、花椒油、醋、盐、芝麻酱等调味品拌匀。最后撒上花生碎、芝麻、香菜等即可食用。汉源榨榨面,面条细滑劲道,口感麻辣鲜香,吃起来既开胃又养生。
隋仁寿四年(604)升汉源镇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元和志》卷32汉源县:“因汉川水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618)为登州治,九年(626)属雅州,贞观二年(628)属巂州,永徽三年(652)复属雅州,大足元年(701)为黎州治,神龙三年(707)复属雅州,开元四年(716)又为黎州治,天宝初为洪源郡治,乾元初复为黎州治。贞元中移治今汉源县北清溪乡。明洪武五年(1372)废。1914年改清溪县复置,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改属西康省,1950年迁治于今九襄镇。1952年又迁今治富林镇。1955年仍属四川省。
②唐置,属成州。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北。宝应元年(762)没入吐蕃。《清一统志·巩昌府二》:汉源废县,“《旧志》
答:汉源南椒粒大色红肉厚油重古名大红袍,汉源花椒粒大红润味道更重
其实四川花椒贩子口中所称的“蓝椒”是“南椒”,四川人把“L”和“N”不分,南椒是“南路花椒”的简称,是汉源花椒里面与“贡椒”相同的品种,优质汉源花椒主要都是南椒。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后“夷人以红椒、马同汉人交换盐和布”,表明汉源花椒已有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从唐朝元和年间汉源花椒被选作皇室宫廷贡品,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免贡,进贡历时1000多年。
《汉源县志》记载:“汉源花椒气味辛和,用途亦广,本境方物,列为贡品。官斯士者,每年除入贡外,以囊印记分遣,得者莫不以不贵也。
全国花椒的种类很多,种类分为汉源花椒,韩城花椒,武都花椒,西昌花椒,山东花椒等。而同一种花椒也分等级的。就拿汉源花椒来说,汉源花椒也分“头子货”,“大势货”,“尾子货”。
就跟宁夏的枸杞一样,分等级的,同样宁夏同一个地区产的枸杞,分为贡枸杞,枸杞王,特优枸杞,特级枸杞,甲级枸杞五种。同一种花椒也一样,也分等级。
轿顶山主峰海拔3552米
轿顶山为大相岭山脉东段余脉,呈南北走向,周围75km2,顶平而宽阔,四周悬岩绝壁,形如轿顶。顶上突起二峰相对峙,称大小轿顶。主峰海拔3552米,为汉源境内群山之冠。轿顶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季严寒,夏季风景秀丽,凉爽宜人。登高俯览,群山尽收眼底。北眺峨眉云海,白浪翻腾,一望无际;南观贡嘎雪峰,峥嵘夺目,峰刃直插蓝天。
汉源县古名笮都,属蜀国。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设蜀郡,属蜀郡管辖。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夷,以笮都为旄牛县置沈犁郡,郡治旄牛。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撤沈犁郡入蜀郡。
东汉延光二年(123年),旄牛县治迁至今九襄镇。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改蜀郡为汉嘉郡,旄牛县隶之。以后历代在此设郡、州、县等。
隋仁寿四年(604年),以汉源之名于今九襄镇置汉源县。
元、明为黎州安抚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称清溪县。
民国3年(1914年),因清溪县与贵州省的青溪县同名同音,复改名汉源县。
1950年3月,汉源解放,县城由清溪迁至九襄,属西康省雅安专区。
1952年10月,县政府驻地迁富林。
1955年10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汉源县属四川省雅安地区。
2000年12月,撤地设市,汉源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
历史上,汉源地名和县治不断变迁,出现过沈黎、汉源、阳山、通望、清溪等多个县名,同一时期设置数县,同一县又迁治数地,这在中国地名历史上并不多见。
汉源之名,始于九襄。九襄镇古称汉源街、汉源场,正是今天汉源县名的出处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汉源县改名为清溪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溪县因与贵州省的青溪县同音,复名汉源县,沿用至今。
历史上,汉源地名和县治不断变迁,出现过沈黎、汉源、阳山、通望、清溪等多个县名,同一时期设置数县,同一县又迁治数地,这在中国地名历史上并不多见。
汉源之名,始于九襄。九襄镇古称汉源街、汉源场,正是今天汉源县名的出处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汉源县改名为清溪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溪县因与贵州省的青溪县同音,复名汉源县,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