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5-01-11 16:42:27|浏览:77
在近现代历史上,山西省的行政区划调整规模并不大。
最大的区划调整与绥远省有关,绥远省的省会在归绥市,而归绥市就是呼和浩特的前身。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聊聊山西省与内蒙古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那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之间的反复拉锯。在中原王朝强盛阶段,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北伐,从而控制内蒙古地区。
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进入衰败期,北方的游牧政权又会卷土重来。所以,在内蒙古地区,能够看到农耕的痕迹,同时能够看到游牧的印记。
这个问题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没有根本解决,并且持续到了明朝时代。在明朝统治的后期,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崛起。
清朝建立以后,逐步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并且与蒙古草原各部成为了联盟。因此,17世纪中期,清朝入关以后,基本上不用担心北方草原上的问题。清朝利用10多年时间,逐步确立了对中原各地的统治。
但是清朝有一个很大的威胁,那就是西北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属于漠西蒙古部落,准噶尔部逐步扩大,几乎占领了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各部,并且向清朝发起了挑战。在鼎盛时期,准噶尔部甚至逼近了乌兰布通,距离清朝的京师只有700里。
清朝与准噶尔部占领了几十年的较量,从康熙朝一直打到了乾隆朝。为了遏制、围堵准噶尔部,清朝在内蒙古各地设立了一系列的军事要塞。其中,内蒙古中部先后设立了归化城、绥远城。进入乾隆时期,准噶尔部基本上被围堵到了西北地区,已经无力对清朝发动进攻。
清朝鉴于归化城、绥远城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把这一地区划入了山西省管理,并且设立了绥远道。请注意,绥远城就是绥远市的前身,而绥远市后来成为了呼和浩特。
绥远周边地区,能够放牧牛羊,但也能够耕种农作物。在清朝统治的中后期,一直是半农耕半游牧的模式。山西省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耕地面积有限。由于旱灾、蝗灾的不断出现,造成了农作物大量减产。
很多山西地区的百姓,开始向北进入绥远周边地区讨生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绥远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陆陆续续建立了12个县,包括了归绥县、萨拉齐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五原县、武川县、东胜县等地。
清朝入关以后,在明朝故土上继续使用行省制度。但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则一直没有行政区划。强盛时期,这些问题并不明显。随着清朝国力衰败,这些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
由于没有行政区划,清朝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很差。为了巩固边疆地区,清朝先后在东北、西北建立了黑龙江省、奉天省、吉林省等4个省。不过,内蒙古地区仍旧没有行政区划。
1912年,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退位,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当时,北洋军阀政权鉴于绥远地区特殊的地位,把绥远道改革为绥远特别区,管辖区包括了四子部落旗、茂明安旗、喀尔喀右翼旗、乌喇特前、中、后三旗和上文的县区。特别区的地位很尴尬,因为并不是省份。
一转眼到了1928年,当时,北伐战争已经结束,北洋军阀政权垮台。当时的政权,出于巩固华北地区的需要,陆续建立了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等省份。
从这个时候开始,绥远地区彻底摆脱了山西省的管理,原本山西省绥远道管理的12个县,划入了绥远省。绥远省的省会在归绥市,绥远省成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起到战略缓冲作用。绥远省的管辖区面积很大,行政区划达到了32万多平方公里。
截止40年代末期,绥远省总计管理了20个县和18个旗。进入50年代以后,绥远省、察哈尔省等省份的存在价值越来越低。
从1952年开始,察哈尔省等省份被陆续撤销。1954年,绥远省被撤销,绥远省的管辖区基本上都并入了内蒙古,包括了当年山西省绥远道的12个县。随着绥远省的并入,内蒙古不再担心首府城市的问题。内蒙古的首府从张家口迁移到了归绥市,并且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这里注意到,张家口隶属于河北省,首府建立在邻居省份的管辖区,可见当时确实缺乏大城市。
认真的说,当年绥远道的建立,属于时代发展的结果。绥远省并入内蒙古,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没有一直不变的行政区划,根据经济、资源等各方面的需要和变化,行政区划肯定也会出现变化,在各个省份都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