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25-02-17 09:37:32|浏览:65
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要推动文化创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融会贯通,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利用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通过媒体广泛报道,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开新与守成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开新的基础是守成,开新是守成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错误观点是两个倾向,一是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另一个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源自于封神演义中哪吒的传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国产漫画崛起的标志。
《丝路花雨》在原有基础上,融入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更具有震撼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达到了改革创新的目的。
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要推动文化创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融会贯通,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利用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通过媒体广泛报道,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①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保持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克服“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1、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听说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这个仪器的名子叫日晷。
他很好奇,就找老师问了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很快就做出来啦。
他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日晷,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哥白尼长大后,提出了著名的“日新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地心说”的错误说法。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4,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1、数字媒体实验室对数字报的原订阅系统的改进,废弃了客户端方式,大大简化了网上阅读步骤,为网上收费订阅与用户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可口可乐用年画,水墨画做广告.
3、大型歌舞集锦 《云南映象》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演员大部分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演出服装原汁原味,他们的歌舞天人合一,他们的激情身心合一,他们的狂欢与生俱来,这一切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4、在面积仅为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来自全世界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争奇斗艳,呈现了非凡的兼容并蓄。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5、红歌唱响城市,网络投票老歌释出新意。
6、赵本山对东北二人转的包装改造
7、文化企业如华谊兄弟通过上市来解决文化产业的生存问题。
8、解放鞋被重新包装后在国外的走红。
9、博鳌亚洲论坛带来的论坛产业化。
10、阿凡达等美国大片的高科技效果。
11、中国的动漫产业通过打造知名形象来进行产业延伸布局。
12、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
13、山东省文化共享工程创新运行应用模式,本项目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山东省的实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创新型的多样化服务模式相结合,在山东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传播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14、辽宁省营口市文艺表演团体转企改制
15、“苏演院线”连锁经营
16、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
17、中华节庆文化动漫博览园
18、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19、福建艺术扶贫工程
20、基于激发文化科技活力的研学合作模式研究
21、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